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党建工作 > 正风肃纪
大数据监督 让“影子药师”现形
时间:2021-05-06

 

人们到药房买药,都希望有执业药师提供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。然而,不少药房都存在执业药师“挂证”而人不在店、取酬而不尽职的现象。表面来看,药房是配备了执业药师,实则聘的不过是“影子药师”,为百姓的健康安全埋下隐患。


  沈阳市于洪区纪委监委深入探索,从社会关注、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切入,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全区卫健系统在职执业药师“挂证”比对模型,对公职人员执业药师“挂证”问题开展有效监督,发现问题立行立改,推进药房执业药师“在册在岗”,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保驾护航。


  大数据建模  查“影子药师”


  “有公职的执业药师‘挂证’,不仅不符合国家规定,还涉及到违反廉洁纪律等问题,这是我们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的重点。”据介绍,以市纪委监委推进“全员建模”“全覆盖建模”为契机,于洪区纪委监委开发建立了全区卫健系统在职执业药师“挂证”专项监督模型。


  “我们共调取了区内驻店药师信息库中1000余条相关数据,以有公职的执业药师不能在药店注册执业、兼职取酬为比对规则,建立了2个比对模块。”于洪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常佳宝介绍,首先将区驻店药师人员信息与沈阳市执业药师人员信息进行比对,得出于洪区驻店执业药师人员信息,再将这些人员与全市六类人员信息库进行比对,就得到有公职的执业药师人员信息。


  “《公务员法》第四十四条和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第九十四条都对公职人员不得兼职取酬予以明确规定。”常佳宝表示,“有公职的执业药师在药房‘挂证’,却不能在药房为百姓寻医问药提供咨询,最终影响的还是百姓的健康安全。”


  数字监督


  调取1000余条驻店药师数据


  建立2个比对模块


  发现31条疑似问题线索


  “挂证”2年多  取酬4万元


  区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立即对疑似问题线索进行了进一步核查。“我们成立了核查组,制定了初步核实方案,将这个情况通报给区卫健局,找到相关人员了解情况。”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谷宁说,“我们调取了药房的相关审批材料和公职人员的银行流水,铁一般的证据让一些兼职取酬的‘影子药师’现了原形。”


  据一名“挂证”的执业药师主动交代,他凭借专业知识考取了执业药师资格证,发现“挂证”有利可图后,就利用职权便利找到了一家药房负责人,私下达成“挂证”取酬。“经核查,他在该药房‘挂证’取酬2年多的时间,涉及违规兼职取酬金额4万余元。”谷宁介绍,目前区纪委监委已依规依纪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,收缴违纪款并上缴区财政。


  数字监督


  2人“挂证”取酬问题立案审查


  给予相应纪律处分


  涉及违规取酬7万余元


  9人“挂证”取酬问题


  运用第一种形态方式进行追责


  强化日常监管  严查“挂证”取酬


  “有公职的执业药师违规‘挂证’取酬问题,不仅违反了廉洁纪律,损害了公职人员形象,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潜在危害,也极易滋生腐败问题。”区纪委副书记、监委副主任丁志宏表示,“这是我们利用大数据监督查办的典型案例之一。必须要从严查处,严肃追责问责,全力扫除违规‘挂证’、兼职取酬现象,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”


  为进一步做实做细查办案件的“后半篇文章”,近日,区纪委监委创新廉洁教育方式,分系统、分领域精准开展“靶向教育”,在卫健系统开展廉政警示教育,以案为鉴、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。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陈丽桂表示,将深刻吸取案件教训,深入开展自查自纠,加强执业药师管理和宣传教育,杜绝兼职取酬现象的发生。


  下一步,区纪委监委将继续加强比对模型的动态化管理工作,强化市场监督部门日常监管和药房诚信经营,严肃查处公职执业药师“挂证”问题,筑牢防线。


  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心萌

友情链接:

辽宁省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    辽ICP备19003088号
版权所有: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    主办单位:沈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
技术支持单位: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(沈阳市信息中心、沈阳市信用中心)
网站地图    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432号    网站标识码:2101000094